本文作者:Tuoxb

道家思想精髓(老师,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

Tuoxb 2024-03-29 17:30:30 0 抢沙发
道家思想精髓(老师,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摘要:题目:道家思想精髓1、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善于使万物获益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处世善于安居卑下,心地善于...

道家思想精髓

1、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善于使万物获益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处世善于安居卑下,心地善于保持深沉,交友能相亲相爱,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才能,行为善于待机而动。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2、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3、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

4、老师建议,如果真的有检查出来身体有了肿块,首先不要怕,不要慌,问问自己:我心里有什么想不开的结在身体里留下了印记?我有什么没有宣泄的情绪被压在心里?我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先把心结解开。(道家思想精髓)。

5、老子如是理解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老子》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因任自然,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使其充分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此,人民自然平安富足,社会自然和谐安稳。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按着自然规律发展的和谐社会,民众不受干扰,人间无猜忌,无矛盾,无冲突,自由平等,人民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泰和美,其乐融融。

6、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曾以黄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汉初期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有人用道法家称呼黄老道家。

7、“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8、“无为”作为老子思想核心,其“不敢为天下先”的“无为”之“为”,指的也就是远古“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诸如“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云云,都是在言“中(衷)”。

9、道家学派的名字,来自于道。而道的原意是道路,这是最浅层的最原始的本意,在道路的基础上,有了外延更加广阔的引申意,就是方法、途径,在往外延伸,就有了法则、规律、最高理念的意思。所以说,道家的道,就是一种最高理念,至高无上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都遵从的一种规律。从自然社会上来说,这个道是天道,从人类社会来说,这个道是人道。在春秋时期,也许是在老子之前,郑国的哲学家子产就已经提出了天道和人道的理论。子产在解释一桩火灾的时候,抛弃了那些神秘主义思想,他说,“天道远,人道迩”。这是相当先进的思想。而老子则是在天道与人道的研究上,更进一步。他是第一个把“道”的观念引进自己哲学理念的人,他非常明确地表达了“道”的概念,就是宇宙的本原和万事万物发展的总法则。

10、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11、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12、道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见长。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道之核心要义,主张“天下是天下的天下”,即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有所敬畏,不要肆意妄为。

13、听过我讲解无为知识体系的同学们都不难发现国学知识对无为体系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人在闲暇时间也十分喜爱专研传统文化并且在国学知识方面还算有着不低的造诣。

14、道家是中国哲学中最具哲学味道的学派。如果说儒家主要注重于人类社会的伦理,并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寻求人类的未来的话,道家则将研究的领域投向那遥不可知的过去与未来。道家更多地探索宇宙的起源和人的终极价值的问题。所以儒家是现实的哲学,时候脚踏实地的入世哲学,而道家则是深邃遥远的追求精神的自由的出世学派。道家哲学中所含有的对立辩证、矛盾转化的思想,将道家的思想推向了中国思辨哲学的最高峰,这样的哲学就是与西方的哲学相比,他们是异曲同工的,而且是毫不逊色的。

15、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16、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观。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的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

17、这就是《淮南子》中说的,“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

18、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慎到田文等齐国陵下学派也是以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

19、就是说道这个东西,原本是混沌一体,因此被称之为“一”。而在天地初开的时候,在这片混沌中,轻而轻者上浮成为天,也就是“阳”;浊而浊者下沉成为地,也就是“阴”。

20、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就难以治理。

21、林杰老师解释说:「我不是看不见症状,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

22、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老子所说的“道”有以下几层意思:

23、各种外治手法也好,中药汤剂也好,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激发机制,是它激发了人体气机的运行,让身体自我完成治愈修复的过程。人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所有的医生都起不到治疗的作用。

24、但现在医疗模式被过于强调,我们对于医生和医院过于依赖,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

25、离不开道的什么呢?其实就是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这种运行规律。

26、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

27、后来这些思想逐渐的变成无为而治,在汉朝的时候被统治阶级运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实这个也没有达到老子所要要求的,他真正的无为而治是什么都不用管。

28、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29、驻马店方向:G4京**转至S38新阳至确山西站下高速

30、大自然有风霜雨雪,人的身体有疾病也是自然现象,无需恐惧。「病都只是一种现象,一定不要恐惧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找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出现了?怎么去改变它?医生是一个助手,不是一个决定者。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已经没有了修复能力,医生是无能为力的。」

31、疾病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不是单一条件,而是多种条件下产生的。医生治病,其实就是想办法增加条件或者减少条件,那个现象就改变了。

32、新浪微博|@西安万寿八仙宫官方网站| http://www.baxiangong.cn

33、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天下无病」,疾病只不过是个假相,不是本质。你会怎么想?

34、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原因。

35、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36、其实也就是三句话,相信但凡是中国人,也都很熟悉。因为这三句话,就像是骨髓一样,根植在你我的骨子里。

37、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38、1:“儒”当然指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核心是仁、义、礼、智、信,逐步的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总结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39、这其实就是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观点的依据。

40、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41、这就是“二生三”中的“三”,也就是“和气”。

42、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

43、这是道家文化的基础思想,详细阐明了万物产生的根源。

44、            乐在山水 乐在乐山

45、比如夏天本来是温热的,要出汗的,空调盛行之后,我们没机会出汗了,反而容易受寒邪侵袭,这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让我们在得到舒适的同时,也增加了患病的基础。

46、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47、有个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这种情况,林杰老师认为其实也不需要治疗,他的血压升高是因为他身体的频率与他最近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平衡。只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不和谐,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

48、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从来不认为人是动物。

49、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50、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51、找到自己的心结,调整三观,提升自己的格局。放松心情,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会成倍增加。

52、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53、这也就是《淮南子》中说的,“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54、中医讲的病因有两类,一是内因,叫内伤七情,二是外因,叫外伤六淫。

55、诗仙李白为什么能写出唯美的诗作?竟然与道教密不可分!

56、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57、「天下无病」,是林杰老师最强调的观念。但生病时我们的痛苦实实在在,这时候看「天下无病」这四个字,多少觉得有点虚无缥缈。

58、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

59、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60、在这个天地之间,植物把根扎在土里,动物脚踩着大地,这就是“负阴”。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头都向着天,这就是“抱阳”。

61、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曾以黄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汉初期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有人用道法家称呼黄老道家。

62、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63、“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

64、阳气中的浊而浊者,依旧会下沉;阴气中的轻而轻者,也一样会上浮。而这两股阳气和阴气,在天地之间相互冲突,相互碰撞,最终会达到一种交汇融合的状态。

65、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

66、宇宙之中有“四大”,分别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就是说人与道、天和地一样,也是“四大”中的之一。

67、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

6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9、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70、为什么要背阴而向阳呢?因为有阴有阳,才会有和气,而有了和气,万物才能够有生有育,从而能够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71、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道家认为为人处事应取道枢之理,将大道比为圆的圆心,像是转动着的车轮的车轴,所有阴阳的道理像车的辐条一样,与车轴相连;因此所有的车条都有道理,是轮流沉重的,那就该阴则阴,该阳则阳,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72、多晒太阳!天然环保纯自然「心脏和晒太阳关系最密切,晒得微微出汗最好。汗为心液,与阳气输布有关。」天地之间,晒太阳是最好的提升阳气的「良药」!

73、但是道是玄之又玄,没有人能够真正讲的不清楚,大多数人都是从很多经典中推测,得到的不过只是字面意思而已,但是真正的还没有人能够懂得。讲一句实在的话,“道”就是真正能够读懂天地,找到天地发展的规律,然后顺其自然,天理不可违。

74、这其实就是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观点的依据。

75、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背阴而向阳。

76、那么,如果把道家思想比作一个人的话,它的精髓又是什么呢?

77、通过学中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事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同时能看到事物对立的两面,而且看到两面之间的变化、交流,不拘泥于一个面,这是学中医的最主要的原则。遇到好事的时候,知道「福兮祸所伏」,就不会太得意忘形;遇到坏事的时候,知道「祸兮福所倚」,就不会深受打击。当一个东西的两面你都掌握到,你就有自由,就能体会到「每逢大事有静气」的状态。

78、“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

79、这种情况下,医生即使有心也无力,孤掌难鸣。只有病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医生的帮助,医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会让一些现象发生改变。这才是疾病作为一个信使存在的意义。

80、为什么要背阴而向阳呢?因为有阴有阳,才会有和气,而有了和气,万物才能够有生有育,从而能够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81、“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82、就因为在万物之中,只有我们人类,能够感知天、地、道。其他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能是被动地去适应,而只有我们人类,不但可以主动去顺应,还能有清醒的认知。